基金策略 NEWS
你的位置:投资指南网 > 基金策略 > 蓝小康仍然认为机会不大
蓝小康仍然认为机会不大
发布日期:2024-10-29 05:22    点击次数:133

A股市场在连续大涨后又在10月8日盘中出现大幅调整,这样的如何看待后市?

当日收盘后,包括中欧基金、永赢基金、汇丰晋信基金的多位明星基金经理发表了对当下市场的最新看法。

该如何理解政策?如何看待市场表现?如何预判后市机会?如何具体衡量红利股、成长股的风险和机会?

相关的真知灼见都在下文。

如何理解政策?

分析未来A股怎么走?首先要理清这一轮政策的方向和力度。

中欧权益投决会主席、基金经理周蔚文认为,国庆节前政策迭出,包括9月24日,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召开。央行公布了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下调逆回购操作利率、下调存量房贷利率、降低二套房最低首付比例、提高央行保障性住房再贷款资金支持比例,创设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创设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的政策。金融监管总局公布了扩大六大大型商业银行的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城市范围、放宽投资限制,无还本续贷政策扩展至所有小微企业以及阶段性扩大到中型企业的政策。证监会公布了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促进并购重组的政策。9月25日,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民政部、财政部向特困人员、孤儿等困难群众发放国庆节一次性生活补助。9月26日的政治局会议上提出了“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努力提振资本市场”、“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促消费与惠民生相结合”。

以上一系列政策,总结起来,中央在稳资产价格与托民生底。稳资产价格是促进房地产、股市、股权市场等社会主要资产价格止跌回稳甚至上涨。

最近的政策就是要打破负向循环,使经济、资产价格回到正常的基本面甚至是一定程度上经济与资产价格的正向循环轨道。托民生底是为困难的个人和企业托底,帮助他们保持基本的生活水平与渡过难关。

如何看待当下市场?

经过数天的大涨,该如何看待当下市场呢?

周蔚文认为,股票市场正在往合理点位回归。未来,相关政策的落实以及一些增量政策的推进或将使A股市场告别过去三年的熊市,目前可能是一个新的起点。

考虑到股市已下跌三年以上,各类投资者对A股、H股配置比例偏低等各种因素,不排除股市阶段性上涨超预期。

在投资方向的选择上,未来一段时间只要选择的不是行业发展趋势下行比较明显的相关股票,大概率都比持有现金要好。

长期投资方向在哪里?

周蔚文还认为,可能产生超额收益的是两个大方向。

一是今明两年经营趋势向上的行业。这些行业景气度向上,在过去熊市过程中定价并不充分,市场总是担心未来出现负面的信息,压制了股价上涨,熊市心态结束后,这类股票还有上涨空间。

二是会受益于这一轮经济政策的领域。最主要就是促进内需和惠民生相结合的政策,过去有家电、汽车以旧换新,未来还会有基本民生保障、养老、生育受益的低端消费与服务、必需消费与服务行业。

另外,受益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增量政策的行业;受益提振资本市场,告别熊市受益的相关行业或在未来一段时间也将有表现。

市场主线何在?

过去六个交易日,汇丰晋信公司旗下多只股基涨幅位列股票基金和混合型基金的最前列,他们如何看待未来市场主线?

汇丰晋信投研团队表示,随着政策、市场情绪的转向,大概率将看到新一轮行情的起点。因为目前市场正处于历史上比较极致的位置:

本次监管层的政策力度超越市场预期,有望对宏观经济和市场信心给予充分提振。同时近几日市场交易量大幅放大,大量新增资金进入权益市场,这也有望与政策以及基本面一起形成共振。当前来看,市场的下行风险已经释放的较为充分,当前的重点是找到本轮上涨的主线。

对于本轮行情的主线,内需和新质生产力或是最值得关注的方向。

一方面,超预期的财政政策有望促进内需加速修复。

其次,新质生产力板块受到政策支持,与经济周期有一定的独立性,有望迎来自身产业周期的上行阶段。

第三,过去几年,成长板块在业绩、估值和流动性的三重冲击中,不少优质标的都经历了深度回调,部分公司当前估值甚至已经低于蓝筹股和红利股。随着市场信心的恢复,这些优质标的的基本面和成长性有望重新得到市场认识,其价值重估过程中有可能爆发出较高的弹性。

如何看待红利股?

关于红利股,中欧融恒平衡混合基金经理蓝小康认为,还是要分类型来看:

一类是和经济增长相关度低的行业,例如水电;另一类是和经济增长相关度高的行业,例如银行、地产链、周期(煤炭)。

相对而言,蓝小康看好第二类和经济增长相关度高的红利类股票的表现。

这是因为,当前国家一系列政策的态度很清晰、很坚决,和此前相比也有较大转变,大的政策方向已基本确定,未来只是节奏问题,不影响结果。

蓝小康还认为,短期来看,顺周期的股票表现会更好,包括金融(券商、保险、银行)、地产和地产产业链相关股票。关于小股票,蓝小康仍然认为机会不大,短期更多是超跌反弹,不具备长期投资价值。

成长股怎么看?

截至9月30日,中欧时代共赢年内涨幅超过46%,是同类前0.1%的基金。该基金的基金经理刘伟伟表示,市场的拐点大概率已经出现,保持乐观及相对的高仓位。

据悉,刘伟伟的持仓以成长风格为主,辅以部分出现右侧信号的顺周期资产。

刘伟伟认为,科技股方面,AI板块经过了一波较大幅度的调整以后,当前性价较高。最新发布的GPTo1有重大意义,推理侧的Scaling Law(规模定律)开始显现,最大的催化剂应该是年底的GPT5。

新能源方面,储能近期有所调整 ,但基本面仍然超预期。中东有20gwh的大储项目在等待招标。

汽车方面,以旧换新的政策开始显示效果。近期乘用车销售明显超预期,整车和零部件迎来修复窗口期;在汽车和储能的双重拉动下,龙头电池企业已经接近满产。

总体来看,刘伟伟认为,市场风格上,成长股经过3年多的调整,性价比凸显。在成长板块之外,刘伟伟也看好工程机械、基础化工等低位价值行业,部分行业和公司已经走出右侧反转的迹象。

港股怎么看?

钻研港股的中欧丰泰港股通混合基金经理罗佳明表示,在过去的国庆假期期间,港股市场迎来了一波显著的上涨行情。恒生指数从9月30日的21134点稳步攀升至10月7日的23099点,实现了9.29%的涨幅。

这一轮上涨主要得益于政府推出的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以及市场对美国减息周期的预期,这些因素共同提升了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同时,“估值洼地”的港股市场也更容易吸引资金流入。

在行业板块方面,资讯科技、消费、地产建筑等板块领涨市场,这主要得益于政策预期的积极转变。此外,港股市场的成交量创下了新高,特别是在港股通资金缺席的国庆期间,市场的活跃度依然保持高涨,这表明了海外投资者和香港地区本地资金的参与度显著提高。

罗佳明认为,10月8日的港股市场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调整,也是在预期之中的。展望未来,罗佳明认为投资者不应过分关注美联储降息的速度,而应更多地关注在国内外经济支持政策的出台以及全球无风险利率持续走低的背景下,哪些行业或公司的盈利能够恢复增长趋势。

罗佳明继续看好以下几个投资方向: 1)上游资源品,2)出海创收的中国企业;3)科技驱动相关板块,如,互联网,电子半导体,和生物创新药。

怎么看消费股?

中欧时代智慧混合基金经理成雨轩认为, 从行业选择角度来看,目前消费品具备一定性价比。

核心资产从2021年见顶之后,到目前已经回调了三四年,其中一些优质公司在此期间业绩仍保持中高速增长,同时具备壁垒、业绩稳定性和持续性,因此当前从胜率还是从赔率角度都有一定配置价值。

此次国庆假期期间,上海等地方发放消费券等一系列政策鼓励居民消费,前期低迷的餐饮端也逐步得到一定恢复,餐饮供应链上的一些优质公司表现同样值得期待。

怎么看芯片股?

中欧中证芯片产业指数发起基金经理宋巍巍认为,本轮A股的上涨叠加外资流入,内资加仓,股民入场,所以形成了成交量和行情的快速上行。流动性充沛的市场环境利好科技成长股。

在全球具有竞争力的国内的制造业资产尤其是科技资产,是本轮行情的高弹性板块。半导体周期复苏,人工智能创新带来的算力需求和国产化是国内芯片行业的三大上行驱动。

作为人工智能的重要下游应用之一,人形机器人和工业机器人技术,将代表一个国家最先进制造能力,也是各个科技巨头大力投资的方向。

另外,手机操作软件,电脑操作软件,电脑设备,国产软件的国产替代在今年会继续快速进行,利好软件板块。

未来存在几种市场场景?

展望权益市场后市,永赢基金投研团队认为,国庆后的市场表现或值得期待。对于市场能否出现中期维度反转,核心在于财政发力的程度,以及流动性维度能否形成正反馈循环。

1)若财政发力超预期或持续发力+流动性形成了正反馈循环(个人投资者银证转账/偏股基金新发的放量),市场或将出现反转;

2)若财政发力、资金流未形成正反馈,市场同样有望反转、但市场可能震荡上行,直至出现资金流正反馈;

3)财政未发力、但资金流形成正反馈,市场可能出现短期斜率陡峭的拔估值行情,小微盘可能成为市场主线;

随着国庆档期的结束,一些备受期待的大片开始陆续定档。在本周上映的8部新电影中,包括《毒液3》《盐湖计划》《乔妍的心事》和《根本停不下来》等,这些影片都汇集了众多知名演员,备受瞩目。

4) 若财政未发力、资金流未形成正反馈,那么市场行情可能终结。

基于系统性估值修复的背景,永赢基金认为可以重点关注尚未修复到5月中旬高点的宽基指数;风格方面,小盘风格的修复具备更高可能性、红利风格能否反弹关注财政政策、成长/价值并不明确;行业维度黄金市场动态分析,可关注年初至今超跌但本轮涨幅偏低的行业。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